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于1985年成立,为专门从事现代中药基础与应用研究之独立科研部门。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胡之璧教授为创所所长,我校终身教授王峥涛为第二任所长,校首席教授陈万生为现任所长。

 中药研究所秉承承、展、提高、新的宗旨,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基础研究与开发用相合,人才培养与基地建并重,形成一支学缘结化、专业结构合理、富有新精神的学科团队研究所现有职工53人,拥有院士1人、国家“杰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国家“优青”3人、岐黄学者1人,青年岐黄2人等累计获省部级及以上人才计划支持60余人次,构筑了代中研究的人才高地。

 中药研究所现拥有中药标准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气血理论”教育部医药基础研究创新中心、中药新资源与品质评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上海市复方中药重点实验室、上海中药标准化研究中心ISO/IEC 17025认可实验室等科研平台。同时,作为核心成员单位,参与中药功效成分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经方与现代中药融合创新全国重点实验室、中药标准化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建设,为科学研究、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提供重要技术支撑。

 中药研究所作为中药学国家一级学科重点学科的挂靠单位和主要建设部门之一,为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中药学学科为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同时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上海市一流学科(A类)、高峰学科(I类)建设学科。中药研究所作为学科的人才培养基地,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17名(含兼职博导2名),硕士生导师28名。共培养博士研究生183名,硕士研究生390名。

 围绕国家中药现代化与国化的略需求,研究所以中生物技术与资源可持续利用药品质与功能评价、中药及复方药效物质基础与作用机理、创新药物研发为重点研究方向,在中药生物技术和中药标准化研究领域形成特色和优势。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新药创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0余项。发表论文2100余篇,其中NatureProc Natl Acad SciHepatologySCI收录论文1010余篇;获授权专利119项;作为主编、副主编、编委等出版专著52部。将先进技术、方法应用于中药国家、地方、企业标准的制订、修订,提升中药标准水平,推动100余项中药标准被《中国药典》(20052010201520202025年版)采纳,为提升行业标准水平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一等奖3项、上海市科学进步一等奖3项、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二等奖2项、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

 中药研究所师生始终牢记使命,坚持面向国家战略需求,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秉持“诚信、务实、勤勉、自强”的精神,将进一步推动基础研究与应用服务协同发展,实现学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双向并进,为中药学学科创新发展、建设世界一流中医药大学贡献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