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天由我们守护 ——记我所疫情期间驻守校园的青年教师

发布者:中药所发布时间:2022-04-18浏览次数:307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昔日生机勃勃的校园按下了暂停键。可总有一些人,用他们忙碌的身影,装点、守护着这个美丽的春天。

齐心协力,保障实验室安全运转

我所蔡心银老师于2020年入职,担任研究所研究生党支部副书记、分团委书记;候茂奇博士于2021年进入我校中药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王峥涛教授指导下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校园因疫情进入封闭管理以来,两位青年教师坚持驻守学校,承担研究所值班值守任务。疫情初期,蔡心银充分发挥研究生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组织研究生党员成立实验室巡查队伍,定时开展巡查,保障科研工作安全。

进入静态管理状态后,由于人员流动限制,两位老师还承担起研究所里药用植物的培育工作,他们需辗转多个楼层和实验室,对培养箱中大量药用植物进行养护,面对不熟悉的环境和新工作,他们一人拿着手机与师生视频连线了解注意事项和要求,一人根据不同植物的情况适当浇水,逐渐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变为有条不紊,药用植物们在两位老师的悉心养护下茁壮成长。

我所拥有两台超导核磁共振仪,该仪器需定期补加液氮以维持超低温超导状态,如不能按时补加液氮就会因缺少制冷剂导致温度升高,最终引起核磁失超。失超后的“升场”费用不菲,如不能按时补加液氮,将会导致重大损失!两位老师在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的指导部署下,协同兄弟院所值守老师帮助核磁共振仪安全渡过了两次失“血”失“气”的难关。他们还转战多个实验室,将研究所里的细胞冻存用液氮罐全部添装加满。特别是第二次加液氮任务当天,大雨如注,他们冒着湿冷工作到凌晨四点完成所有加注任务后,才托着疲惫的身体回宿舍休息。第二天上午,他们又精神抖擞地投入新一天工作。大型仪器正常运行,濒临死亡的细胞救活了,安静的校园期待老师们和同学们的回归。

勠力同心,共筑师生抗疫长城

疫情期间,蔡心银坚持定期到学生寝室走访,及时了解、解决同学们的困难和需求,有效缓解大家的紧张和焦虑情绪,鼓励大家科学防疫,科学计划学习、科研和生活,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责任;她与学生随时保持线上联络,及时掌握关注封控期间学生们各方面的情况。侯茂奇在研究生导师们无法入校的情况下,还担负起研究室里研究生的带教工作。两位老师和研究生们之间亦师亦友,建立起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


      自4月10日起,学校实施“足不出户”管理,三餐由学校“送餐上门”。5000余名在校师生,一日三餐准点配送是当务之急。为了让每位师生都能按时准点吃上热乎的饭菜,侯茂奇第一时间加入了学校送餐志愿者小组,20余幢园区公寓楼,每次送餐,装有60份左右的盒饭的保温箱,他和伙伴们要运50-70箱;装载一日三餐的保温盒需要两位男老师才能抬起,从食堂搬送至转运车,送到指定地点后又再抬至送餐点,一天下来,光送餐就要6小时。虽然辛苦疲惫,甚至感到体力透支,但为了能减轻送餐的压力,让学生们尽快就餐,他还是坚持参加志愿服务。对此,不善言辞的他笑着说,“能做的不多,只是希望尽自己所能尽一份力”。

蔡心银和侯茂奇是学校众多青年教师中普通的一员,但正是这一位位普通的抗疫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奉献、担当和汗水,共同构筑起我校疫情防控的坚强防线。杏林春暖,众志成城、共克时艰,让我们一起守护我们共同的家。



(中药研究所党总支教师党支部)

部分素材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