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求真】党参 VS 人参:为什么“党参”才是“真·人参”

发布者:中药所发布时间:2024-11-15浏览次数:10

党参和人参,是两种最常见的补气中药熟悉中药的小伙伴一定听过“上党人参”这种说法,“上党人参”到底是党参还是人参?哪一个“党参”“人参”谁才是真人参?带着这些疑问,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两种神奇的草药。

党参与人参的区别

人参的来源为五加科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植物的干燥根和根茎。《神农本草经》录药360味,分上、中、下三品,人参为其上品。卷一:人参,味甘,微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轻身延年。一名人衔,一名鬼盖。生山谷。

出自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濬)

党参的来源为本品为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素花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 Nannf. var. modestaNannf.L.T.Shen或川党参Codonopsis tangshen Oliv.的干燥根。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具有健脾补肺、益气生津的功效。《本草从新》卷一:“党参,补中气、生津。甘平补中,益气,和脾胃,除烦渴,中气微虚,用以调补,甚为平妥。”

党参、人参均为补气要药,具有补气健脾、益肺生津之效,常用于各种气血不足或津气两伤之证,并能安神定智。然而,人参大补元气,挽救虚脱,功效卓著;党参不及。党参同具人参功效,但效力弱,为平补和缓之品,为补益脾胃之要药,男女老幼皆宜。

“党参”“人参”“上党人参”谁才是“·人参

党参有防风党参、黄参、防党参、上党参、狮头参、中灵草、黄党等别名。清康熙年间张璐成书于《本草逢源》是最早提到党参的,不过他采用了上党人参之名称谓党参,但明确了党参与人参疗效不同,指出党参虽无甘温峻补之功,却有甘平清肺之力,亦不似沙参之性寒专泄肺气也。

·吴仪洛《本草从新》,谓:按古本草云:参须上党者佳。今真党参久已难得,肆中所卖党参,种类甚多,皆不堪用。唯防风党参,性味和平足贵,根有狮子盘头者真,硬纹者伪也。历代本草从未提及狮子盘头为人参特征,可见,《本草从新》中所说的党参很明显为桔梗科植物党参。

《本草从新》所说的真党参系指产于山西上党(今山西长治)的五加科人参。由于永乐年间该地区的五加科人参逐渐减少乃至绝迹,牟利者遂用山西上党所产桔梗科党参冒名顶替,鱼目混珠而欺人于世,并沿用了上党人参。这是造成后世某些本草书籍混乱的原因。发展至清代医案,已清楚认识到伪充品与人参的功用不尽相同,并逐渐将形似防风、根有狮子盘头的一类独立出来作为新的药材品种处理,定名为:党参

党参与人参的现代研究

党参主要含党参多糖、党参苷、植物甾醇、党参内酯等成分。其药理作用包括调节胃肠运动、抗溃疡、刺激胃泌素释放、调节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记忆、延缓衰老、抗缺氧、抗辐射、降低血糖、调节血脂和抗心肌缺血等。

人参则含人参皂苷RoRa1Rb1ReRg1等三萜皂苷类成分。人参皂苷能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胃蛋白酶活性、改善脾虚症状、促进大脑对能量物质的利用、增强学习记忆力、促进造血功能,还能抗疲劳、抗衰老、抗心肌缺血、调节中枢神经、增强免疫功能、抗肿瘤、降血脂、降血糖等。此外,长期服用人参可能会导致兴奋、失眠、高血压等症状。总结来看,党参和人参都在中医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它们在某些药理作用上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化学成分和具体效果还是存在明显区别。

党参虽然在历史上曾与人参混淆,但通过现代科学和医学研究,我们逐渐认清了其独特价值。希望本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党参,正确认识其在中医药中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 吴仪洛.本草从新.1[M].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

[2] 吴其濬.植物名实图考[M].世界书局,1960.

[3] 李向高,孙桂芳,王丽娟.古代人参基原考辨[J].中药材, 2002, 25(11):6.

[4] 黎阳,张铁军,刘素香,.人参化学成分和药理研究进展[J].中草药, 2009(1):3.

[5] 陈丽平,丁吉善,张瓅方,.试析《伤寒论》所用人参多为党参[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 2018, 1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