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这些名字你一定不陌生。在古代宫斗剧中,它们是让众妃闻风丧胆的毒药;在商贩口中,它们又是价格不菲且能调和气血的神药。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为何如此珍贵?这些药名指的是一个东西吗?又该如何鉴别呢?
实际上,番红花、西红花、藏红花这三个名称看似是典型的一物三名,但三者所指物质是有本质区别的。
番红花名始见于《本草品汇精要》,以番红花为别名收载。《本草纲目》记载:“番红花出西番回回地面及天方国……。”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63年版则以“番红花”的药材、植物名收载。
本草纲目中记载的番红花
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85年版起,均以“西红花”为药材名,“番红花”为植物名收载,即入药的称为西红花,其原植物称为番红花。2020年版药典一部134页西红花项下明确指出:“本品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西红花这个名称有“西方来的红花”的意思,目前已被特指为达到入药标准的藏红花。
藏红花则是商人经西藏传入中原的,内地人把这种从西藏运来的、与内地已有的红花同有活血化瘀功效的物质称为“藏红花”。成书于乾隆时期的《本草纲目拾遗》记载:“藏红花,出西藏,形如菊。”但其实西藏并非藏红花的原产地,而是古希腊最先种植。后来,番红花被善于航海和贸易的腓尼基人带到西亚两河流域,逐渐扩散到地中海沿岸国家,以及伊朗、阿富汗、中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古代商人通过陆海丝绸之路,将藏红花作为香料传进中国,供皇室、高官或礼佛之用。
所以整体来看,药用的准确名称是西红花,西红花的原植物称为番红花,其他领域应用的则称为藏红花。
“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既然花有重开之日,西红花为何如此珍贵?西红花为鸢尾科植物番红花(Crocus sativus L.)的干燥柱头,具有活血化瘀、凉血解毒、解郁安神的功效。它用于经闭症瘕、产后瘀阻、温毒发斑、忧郁痞闷、惊悸发狂等症状。西红花每朵花有三个柱头,每个柱头重约2mg,因此15万朵花才能获得1公斤的成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高品质西红花的需求也在增加。其产量本身就很低,加上人们对西红花的需求增加,自然就导致了西红花的价格居高不下。但已经有不少研究致力于提高西红花的产量,如研究多柱头突变体、在西红花的非药用部位提取功能性成分等,相信有朝一日我们可以用上经济实惠的西红花。
市场上西红花、藏红花、番红花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如此珍贵的西红花,应该如何鉴别呢?其实,除了专业的鉴别方法外,还有一个非常简单的鉴别方法——水试。2020年版药典一部中记载了详细的过程:取本品浸入水中,可见橙黄色成直线下降并逐渐扩散,水被染成黄色且无沉淀。柱头呈喇叭状有短缝;在短时间内用针拨之不破碎。
1.正品西红花药材 4.纸浆染色品 5.纸浆染色品 6.毛发染色品
7.黄花菜染色品 8.雄蕊染色品 9.玉米须染色品 10.莲须染色品
西红花以及常见伪品水试照片
近年来,随着国家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消费者鉴别能力的提升,纯粹造假的中药材已较为罕见。然而,非专业人员仍然难以准确鉴别这些中药材,尤其是当它们被掺杂了有毒成分时,更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因此,为了确保购买到安全、有效的中药材,强烈推荐大家通过正规渠道进行购买。
参考文献
[1]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4册) 中医古籍[M]. 中医古籍出版社,2019.
[2]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1088.
[3] 张雪,杨怡.西红花的本草考证与名实辨析[J].上海医药,2024,45(01):14-18.
[4] 周琳,蔡友铭,张永春,等.西红花多柱头突变体的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特性分析[C]//中国园艺学会球宿根花卉分会.中国球宿根花卉研究进展2022.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林木果树研究所上海市设施园艺技术重点实验室;,2022:2.
[5] 滕一涤,周琳,杨柳燕,等.西红花功能性成分分析、提取及产品开发研究进展[J].应用技术学报,2023,23(04):396-402.
[6] 金卓,康帅,韩慧琴,等.西红花水试、醇试鉴别及两种方法比较[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40(03):279-281.DOI:10.16294/j.cnki.1007-659x.2016.03.027.